黄猄洞天坑景区
乐业黄猄洞天坑景区
景区以周边绝壁最为完美的黄猄洞天坑及其周边的森林为依托,包括周边的七仙女洞、天坑洞竖井、下岩洞地下河、大熊猫化石洞、吊井天坑、龙坨天坑、里朗天坑、拉洞天坑、香当天坑、老屋基天坑、悬崖天坑、中井竖井及大燕坪竖井、国家兰花基地、白云山庄等景观,组成一个颇具特色的生态景区。目前仅开放了黄猄洞天坑,是攀岩和速降基地,天坑观光游览、探险探秘、科学研究、森林生态体验、科学普及尧民族风情的多功能原生态旅游综合景区。
leye huangjingdong tiankeng tourism area it consists of huangjingtiankeng with perfect peripheral precipice and forest around, qixiannv cave,tiankengdong shafts, xiayandong subsurface river, great panda fossil cave, diaojin shafts, longtuo tiankeng, lilangtiankeng, ladong tiankeng, xiangdangtiankeng, laowuji tiankeng, xuanyatiankeng, zhongjin shafts, dayanping shafts, national orchid reserve, baiyunresort, it is a very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tourism area. huangjingdongtiankeng is opened to the public;it is a base of rock climbing and fast falling,and a multifunctional original eco-tourism area for tourists sightseeing, expedition,scientific research, forest relaxation, popular science training and local customs show.
黄猄洞天坑
位于茅口组灰岩中,因圈养过黄猄而得名。坑口为不规则多边形,四周为绝壁。坑口长320m,宽170m,最大深161m,平均深140m。坑口面积5.17万m2,坑底面积3.82万m2,容积629万m3。26天坑西侧有一冲沟,雨季可形成瀑布,沿沟可下到坑底。坑底十分平坦袁站在坑底,给人一种开阔舒坦的感觉。天坑四周树木茂密,北绝壁有稀世植物大扁藤。天坑东绝壁有两层干溶洞,洞内有第三纪沉积物剖面。天坑内曾栖息黄猄和大“猪,是旅游观光、攀岩探险的好场所。天坑四周已建为国家森林公园。
大熊猫化石洞遗址
大熊猫头骨化石洞位于景区入口附近山腰上,海拔高程880m。洞口向西袁宽3m。由洞口进至6m无次生沉积物袁6-10m见有钙华和石笋。洞壁左侧2m处有一叉洞口,入内后见一大厅,有丰富的石笋和石柱。由此往北西50m处又出现一洞口,高约2m,宽约2.5m,此处即为大熊猫头骨化石产地。该化石由当地群众于2000年挖矿时发现,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化石研究所。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在广西其它地区溶洞亦有发现,产出时代为距今约100万年的中更新世,经中美科学家共同研究证实该化石年代为二百万年,为全球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大熊猫头骨化石,为研究大熊猫的发育演化、为研究桂西北地区第四纪以来地壳上升情况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吊井天坑
发育于茅口组灰岩中,厚350-500m。天坑周边由六座山峰组成,口部略呈菱形,长390m,宽280m,面积为38.63万m2,最大深度169m、平均深度为146m,容积为12.6mm3。东北侧绝壁高达150m,较为壮观,底部为缓坡。天坑四周为绝壁,四周林木葱茏,坑底呈多级台阶依次下降,底部为一平地。绝壁与平地间的斜坡上草本植物繁盛。从西垭口可下到坑底。坑底有成片人工森林,是旅游观光的场所。
拉洞天坑
天坑所在地层为茅口组灰岩,厚350-500m。山峰标高1340-1493m。坑口形状为椭圆形,长290m,宽80m,最深111m,面积1.75万m2,容积89万m3。四周为绝壁,徒步无法下到坑底。天坑底部和四周有茂密的森林,具观赏价值。
龙坨天坑
天坑位于茅口组灰岩中,坑口标高1318m。坑口形状为近圆形,长210m,宽175m,面积1.44万m2,平均深95m,容积136万m3。四周为绝壁,生长茂密的森林,具一定的观赏价值。香当天坑口部略呈椭圆形,体态呈碗形。深度为146m,容积为12.6mm3。东西两侧绝壁高度只有80m许。四周森林茂密。
老屋基天坑
天坑口部略呈矩形,体态呈碗型。口部长300m,宽275m,面积7.56万m2袁最大深度、平均深度分别为171尧110m,容积为8.31mm3。西侧除绝壁较高(100m) 外,其余绝壁高度约5070m许。底部为缓坡,种植玉米等袁坑边及壁上森林较茂密,有粗齿梭罗(濒危三级)等国家保护树种。
悬崖天坑
所在地层原为茅口组灰岩,厚约350-500m。坑口平面形状为椭圆形,长约203m,宽约110m,可见深度约62m,面积约1.4万m2,视容积约70万m3。天坑四周为绝壁,坑体成地缝式向下延伸。站在坑底仰望坑口,好象一双大眼睛,奇妙无比。每当下雨之时,坑口小瀑布成林,坑内烟雨垂帘成雾,恰似水帘洞天,壮如仙境,是旅游观光的最佳场所。
天坑洞竖井
出现于一溶蚀洼地中,体态奇特,为漏斗形竖井,竖井中间横截面面积40伊8.5m2。下部为一溶洞,洞体规模为120伊23伊80m3。阳光自井口射下,景观别具一格。需用srt (单绳技术)下入井底,绳子悬空约185m。周围山势林木峥嵘袁鸟语花香,为良好探险场所。
风岩竖井
风岩竖井原称“风岩双洞石围”,为韩家沟地表水的消水点。洞口100伊30m2,口部地面北侧山体为高达125m的绝壁。洞口中间为绝壁上崩塌的巨石卡塞,使洞口一分为二,故称“双洞”。洞道结构是 竖井-短斜井-竖井的多重组合袁200m深度以下的斜井通道变得复杂,陡坎、溶隙、泥潭、狭窄的小支洞袁300m深度以后通道由原来直径约100m变成仅能容一人爬过的“瓶颈”,后通道直径又变成40-50m,变缓为近水平洞道,最后以水塘(sump) 结束,海拔高程为580m。总深度369m,水平长度758.38m。深(似的风岩竖井,被飞猫探险队戏称为“恐怖石围”。部分井壁因地面流水冲蚀,水蚀形态丰富。井口附近由下仰视,光柱直射,非常壮观,塌石隔开的井口活象两个鼻孔,雨季有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它是地表水冲蚀型号天坑的雏形。
黄猄洞天坑周边森林
黄猄洞天坑周边峰丛洼地生长、发育的原始次生林区,是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发现植被3000多种,是拉雅松(新种,全球首次发现) 目前唯一的生长发育地。林区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地面水质量达到国家地面水一类标准,负离子含量为1-5万个/cm3,是森林徒步、休闲、度假尧康体的首选地之一。
兰花自然保护区
黄猄洞天坑周边森林生境内外独特,孕育了多种兰花种群,是全球蔸兰、莎叶兰等兰花最大居群的生长地,被列为中国兰花之乡。